锲而不舍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采访逸事

拙作《风雨潇潇,她抡起了屠刀——》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深深感谢。也有少数网友关心我的记者生涯。曾经干了10年的报纸记者,那是生命中一段难忘的经历,采访中历经的“逸事”很多,有些想来忍俊不住,写出来作一“留念”,也让大家分享一下“快乐”。

“雅”的标题。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刚做记者的一件事。在农村采访,发现集市上也出现了卖茶叶的姑娘和媳妇,觉得农民的消费也上档次了,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便通过现场采访,还特别运用了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名作《茶花女》的标题,写了一篇短消息《农村喜见茶花女》,自以为标题很雅。过了两天见报时,正赶上一位老总编值夜班,要审核、签发版面,把“茶花女”改成了“卖茶女”。翌日,老总编专门找我开玩笑:“小仲马的《茶花女》写的是那种女人,很感人,也很成功,欧洲有一段时间就把那种女人称为茶花女。你的消息写农村出现茶花女就不对了,还喜见。哈哈。”很快,报社就传开了这一笑话。

“假”的榜样。有段时间,新闻热衷报道各行各业涌现的先进人物。一个县推荐了一个扎根贫困乡工作的党委领导,报社派我深入采访,准备详细报道。我采访的很仔细,还几经修改完成了稿件。但准备见报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这个乡党委领导突然被查处了,后来查明,侵吞了上级下拨的修河款。虽然稿件没有发出去,该县领导还是专门到报社道歉,说是推荐错了。就这个事件,我们采访部门还专门开过讨论会,大家一致认为,有些人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更有一些人善于伪装和善变,对榜样的报道要慎重。我的指导老师还说,他报道过的不少的先进典型“大浪淘沙”,后来都无声无息了。因此,大家还统一口径,对逝世的榜样报道更有说服力,像焦裕禄、孔繁森等。

“铁”的证据。我负责过政法战线的新闻报道,接触过不少案例。一位区里的领导要提拔,一位被无情抛弃的女士就举报他和自己的“作风问题。”这位领导当然“斩金截铁”的否认,这位女士“断然”拿出了“铁证”:这位领导和她一次“翻云覆雨”时用的那种套。原来,这女人特意“搜集、保存”的。结果,这位领导提拔未果, 还被查出其他问题。此报道一出,不少男同胞拿着报纸互相调侃:千万要注意“毁尸灭迹”呀。


评论(59)

热度(165)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