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卫南坡  天翻地覆慨而慷


卫南坡是豫北的大粮仓,民谚云:“收了卫南坡,养活清丰和南乐。我的农村老家就位于卫南坡的中心。

卫南坡处古卫南县境,因在卫河以南而得名。卫河今天已经基本断流,历史上却很有名,属海河水系,曾连接黄河和大运河,直通天津卫入海,在新乡被称为母亲河。老家的县里创办的第一份文学杂志就取名《卫河》。卫河因春秋时的卫国而得名,在卫国之前还有王朝,据考证总共有4000多年的悠长历史。卫国出过商鞅等名人。据说,《诗经》中描写美女的《卫风·硕人》就出自这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后来的“郑卫之声”也与此地有关。具体到老家那个小村庄,却在卫河的正西,距离卫河4里多地。

卫南坡的人世代以种田闻名。夏季主要种小麦,秋季花样就多了,玉米、大豆、高粱等都有。听老人说,提倡人定胜天的时候,还在地面修过河渠,引卫河水种水稻,但胶泥土质,水稻一直长不成。

卫南坡虽然是豫北著名的粮仓,但过去经常“饿殍遍野”。古时黄河流经县境,也成为最大的祸患。卫南坡属于洼地,动则“泽国千里”。《县志》记载多次黄河泛滥、改道,《史记》中就有汉武帝亲临黄河,督修“瓠子堤”(黄河的一段堤坝,距离卫南坡不足20公里)的史实。从上世纪70年代末记事起,就听老人经常讲解放前逃荒要饭的事;讲60年代大伙食堂时,一位老人端一碗面汤,不小心洒在地上,他竟趴在地上舔起来;讲有一年全村没有出生一个小孩,女人饿得都断经了。小时候常年吃的都是玉米面做的“窝窝头”,还有政府救济的红薯干。春节才割几斤肉,我们孩子围着锅台转半天。老人们回忆,不仅有旱涝灾害,还有蝗虫。有一年遮天蔽日的蝗虫飞过,绿油油的庄稼颗粒无收,国家派飞机来灭蝗虫。今天,卫南坡最大的地块就叫“飞机场”。据说,是停飞机叫起的地名。是故民间有谚语“淹三年,旱三年,蚂蚱虫子吃三年,百姓生活苦涟涟”。

真正吃饱饭,告别粗粮是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之后。我村推行承包是在1980年,那年,家家喜气洋洋,垛满粮丰。爷爷曾感慨:“活了大半辈子了,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粮食。”从那时起,我记忆中告别了玉米面和红薯干。父亲和村里的年轻人议论:“千好万好,邓小平最好,让人们吃饱饭了。”一次聚集起来看黑白电视,画面上出现了“小平您好”的横幅,他们也禁不住鼓起掌来。种粮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农民的创造性也空前高涨。卫南坡打了全国第一眼机井,主管农业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还亲自出席了出水仪式。当然,后来国家又大量投入,兴修水利工程,更新灌溉设施,换代庄稼良种,卫南坡真正实现了旱涝保收。

近20多年,国家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中国梦”成就无数中国人的梦想。打工潮方兴未艾,卫南坡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青年男女都纷纷走南闯北,甚至跨洋出海,卫南坡的公路上大车小辆,川流不息,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种田的少多了,但田地不仅没有荒芜,反而更加郁郁葱葱,夏秋都是大型机械在来回穿梭。河南电视台拍摄的《农机千里走中原》的纪录片就是从卫南坡开拍的。今天,老家还被评为“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醒目的高大牌柱就矗立在富饶丰盛的卫南坡上。


评论(27)

热度(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