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读懂《月亮和六便士》:活着是一种修行,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读书笔记,“Hunt A Killer”公众号采用)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相信每个看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的人都会知道六便士是当时英国货币的最小单位,所谓“六便士”代表的是现实生活,而“月亮”这种远在天边的高高在上东西,我们称之为“理想”。


《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 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历经贫穷的纠缠,病魔的折磨,用圆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 

 

作品表现了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有着广阔的生命视角,用散发着消毒水味道的手术刀对皮囊包裹下的人性进行了犀利地解剖,混合着看客讪笑的幽默和残忍的目光。小说多次荣登世界图书排行榜。

 

米兰.昆德拉说过:当生活在别处时,那是梦,是艺术,是诗,而当别处一旦变为此处,崇高感随即便变为生活的另一面:残酷。

 

小说中,思特里克兰德就历经了理想到现实的残酷转变。他拒绝再做“丈夫”、“爸爸”、“朋友”、“同事”、“英国人”,甩掉一个一个身份,如同脱去一层一层衣服,最后一抬脚,赤身裸体踏进内心召唤的冰窟窿里去。

1、理想很丰满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生的前进动力,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漫谈立志》有句名言: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确实是振聋发聩之言。

从古至今,我国都十分重视理想的教育,“四书之首”《大学》开篇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新民”今天还是教育的目标,建校时间和北大不相上下的河南大学还列为校训,高高镌刻在校门之上。


进入新中国,理想教育一直是“重中之重”。我记得,从小学第一天起,学校就教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后来又有“四有新人”等理想教育。

 

改革开放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了,富裕起来了,但我们社会上的“理想”却水涨船高,好高骛远:如,考公务员就想当大官,就想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生意,就是路边摆摊的就梦想有朝一日成为马云和比尔.盖茨等;高考就瞄准清华、北大。

就像小说中的思特里克兰德,抛弃“六便士”,追求“月亮”。但他死后哀荣,终于成就了理想,但付出了一生的代价,不仅贫困潦倒,疾病缠身,而且人格颤变、卑劣。

2、现实很骨感

 

思特里克兰德这样“好高骛远”的人当然不好界定就是个可恶的人,但至少不是正常的社会人。为了“月亮”,他的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自私,没有责任心,不屑和“社会”发生任何关系,当小说中的“我”问他妻子和孩子怎么办时,他竟然说:“我对他们没有感情。”甚至和恩人的妻子发生了不正当的关系,当然是个凄凉、可悲、可叹角色。

为什么“飞蛾投火”般献身理想的人会如此凄凉?因为现实很残酷。就像小说中的那句话:“上帝的磨盘转动很慢,但是却磨得很细。”

现实就是这么骨感,甚至残酷。

 


很多“骨感”的现实留给人们无数血的教训。

 

“戊戌变法”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的变法理想、主张不可为不先进、不完美,确是振衰起弱、富国裕民的一剂良药,但匆匆百天就无疾而终,只留下“六君子”血斑斑的人头。

 

3、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活着很难,有人说,就是一种修行。

 

余华的小说《活着》,写的是一个人的苦难史,也是一个时代的苦难史。

 

曾经有一首歌《苦乐年华》唱响大街小巷:“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 麻绳拧成的花;生活是一根线,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呀;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酸甜苦辣,喔哦哦;生活像七彩缎,那也是一幅难描的画;生活是一片霞,却又常把那寒风苦雨洒呀;生活是一条藤,总结着几颗苦涩的瓜——”

如何过好苦乐年华?

小说中的思特里克兰德,虽然有人欣赏他励志的进取心和无畏的追求,“历千难而不悔”的精神等,但要你也做这样一个人,显然绝大多数人一定会“退避三舍”的,思特里克兰德的所作所为所思所变不是,也不应该是理性的生活方式。

 

其实,世界很大,但个人的空间很小;历史很漫长,但个人的生命短短几十年,就是历史中的一瞬。就像白居易的诗中所说:“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但毕竟要活下去,或者说修行下去。具体怎么活下去?至今没有统一的答案。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生活中需要两种人:一是仰望星空的人,一是脚踏实地的人。

 

读懂《月亮与六便士》,我认为,更需要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的人。抬头望“月亮”,欣赏、追求月光皎洁的同时,又不忘创造、汲取更多的“六便士”。


评论(20)

热度(84)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