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病态”的社会和制度的牺牲品

——关于鲁迅先生和朱安的婚姻

本人关于鲁迅先生的两篇短文发出后,许多网友点赞和推荐的同时,也有许多精彩的点评,本人已经予以摘编发出。期间,不少热心的网友对鲁迅先生和朱安的“畸形”婚姻也发表了多种多样的评论,特别摘编一位网友(对不起,网友希望匿名)的深度点评,作为对鲁迅先生讨论的结语。

看到有人说鲁迅先生辜负了他的妻子,其实我想说,当时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本身就是那样,男女都是包办婚姻的牺牲者,我们不该把对包办婚姻所带来的弊端全部推到先生身上,在包办婚姻中牺牲的不仅仅那位女性,一辈子都嫁不出去,终身承受的流言蜚语和家里人的唾弃。先生虽然没有让她得到幸福,但是也能勉强给她安稳的一生。究极源头,这个错误都在于当时病态的社会,病态的制度,所以我才格外的喜欢在这个病态社会里出来的不病态的人。

在我的观点来看,胡适他们虽然是反着封建社会,但是他们本身你还是适应一些封建社会所带来的不大的一些影响,比如说流传千年的对女性的婚姻悲剧,包办婚姻他们可能认为这是合理的,就像咱们父母认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思想是一样的,他们所去适应,并未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并不把它加入封建社会的反抗中,而先生,他是彻彻底底的去反抗,把自己身上,每一处封建社会所触及到的地方完完全全的剔除出来,但是因为他的反骨和没有计谋的。

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我认为都没有所谓的谁的责任更大一些,因为当时的婚姻就这样,男方没有选择权,女方更没有选择权,只是封建社会对男性还是有一些宽容的(毕竟男尊女卑)对女性则是更加的苛刻。如果把这点苛刻拿掉,那么两者则更能贴近于我话语所说的都是牺牲品,至于胡适他们为什么适应,可能是因为他们把侧重点都放在了文笔和爱国上,对自身则不是那么要求过多。而鲁迅先生则是从自身由此而反抗封建社会的牢笼。


评论(41)

热度(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