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恬淡 自然 智慧

——推荐一本好书《瓦尔登湖》兼启示(重写)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魏晋陶渊明的《饮酒》诗也有散文《桃花源记》的田园意境,古代的不少诗词大家如王维、孟浩然、苏轼等都有类似的杰作。美国作家亨利·梭罗的作品《瓦尔登湖》“不谋而合”,也给我们恬淡、自然、智慧的境界。

不谦虚地说,在求学、工作生涯中,也涉猎不少外国作品,特别是名著,但由于结构组织形式、语言习惯和翻译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对译作总抱有“敬畏”的心态。如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主人公起床穿衣,动作、环境、心理活动等就写了两三千字,当然是为塑造人物性格、展开故事情节的铺叙,也突出了作家的才华,但读起来却“味同嚼醋”;再如,由于“海阔地遥”等原因,对南美的历史、文化等“一知半解”,对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杰作《百年孤独》的重大意义始终参悟不透。再如酷爱的托尔斯泰晚年的巨著《复活》,读过三个版本,情节故事都如出一辙,但女主人公的名字却有三种译法:芭丝洛娃、拉丝洛娃、马丝洛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作品的认知。但《瓦尔登湖》几番读来直如清风扑面,却无丝毫“敬畏”之感。

 书的缘起是这样的:一百六十多年前,一个哈佛大学的28岁的毕业生亨利•梭罗(终身未婚)独自一人来到距出生地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自搭一间小木屋(花费共计28、125美元),自食其力,开始了他隐居山林的简朴、孤独的生活。他与森林为友,与动物为伴,听鸟鸣,捕活鱼,洗“湖澡”,亲自劳作耕种。在这一人世界中,除了必须的劳动,他的剩余时间就用来观察自然,思考问题,分析生活,评断价值,批判习俗,探求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个人生活和精神的“冒险”,思考艰涩难懂的哲学思想。两年后,他回到文明世界,为我们留下了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瓦尔登湖》。这本书写于19世纪中叶,正是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的“黄金期”,在当时的背景下,社会上“利益熏心”,人人想尽一切的办法来使自己,获得更高的权利和更多的金钱。工业文明、喧嚣富裕着人类,也挤压着人类、侵蚀着人性、腐蚀着心灵。而梭罗依然把喧嚣和繁华置身事外,单身只影跑进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独居”。读罢此书,脑海中隐隐出现了一个头戴草帽、短褐穿结、带月荷锄、“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人的形象,也正是我们中国古诗词的恬淡的田园生活,自然的境界。梭罗一生不喝酒、不抽烟,没有任何恶习,他宣称“我最大的本领是需求很少”。正如他的挚友爱默生所说“他在短短一生中已将这世界上的可能性用得淋漓尽致。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学问,有美德,有美,他会找到一个家”。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人生的大智慧。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各种诱惑层出不穷的时代,保持亨利·梭罗那种恬淡、自然的生活意境实属不易。不少瞠目结舌的事实就摆在眼前:东北一位贪污案件涉案人员竟达452人;一位贪官贪污标的竟达24亿;一位董事长的情妇一屋子坐不下——许多人在各种欲望面前往往自拔不能,甚至深溺其中。

“一屋之不扫,何以扫天下”。许多人也时时盼望“淡泊、宁静、智慧”,但却处处不得要领。淡泊、宁静,自然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今年8月,国家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古往今来,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可能人人“隐居”深山老林,不可能都归居田野“悠哉悠哉”,但从一粥一饭做起总是轻而易举,具体是愿不愿做,能不能坚持做。这也是一种文明。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刚参加工作去上海出差,见到上海人饭后“打包”,暗笑发达地方的人真小气,不嫌寒酸。不久,我们外出吃饭也自觉地“打包”了。其实,这是一种节俭习惯,一种文明形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如德国等就很流行。现在提倡用公筷,也是一种文明和进步。

子曰:“过犹不及”。提倡《瓦尔登湖》中的境界不是反对正常的、必要的消费,重新回到“结绳记事”的远古时代,人人“茹毛饮血”,“刀耕火种”。清道光皇帝上朝还穿带补丁的朝服,朝中大臣竞相模仿,整个时代透出幽幽的戾气。果然,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签订了--中华民族逐步坠入多灾多难的深渊。

(读过很多散文,多为“心灵鸡汤”,但《瓦尔登湖》给人的感觉迥然不同,故特别推荐,同时对喜欢散文的朋友,也推荐我国古代的经典散文《浮生六记》)


评论(40)

热度(197)

  1.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